迴響的工作模式
迴響計畫呈現給青年的形象清晰,反過頭來,也讓執行團隊在工作時,會反覆詢問自己:「如果是迴響的話,會怎麼做?」
迴響計畫是公部門的計畫,因為計畫的複雜性,需要大量兼職人力一起實踐,於是每一個子專案,都需要同時平衡青年的需求、公部門的期待、執行夥伴的個人動機,「限制反而能激發創意」,也因此創造了好幾次嚇到自己的經驗,很幸運的,進入一種創新的正向循環。
處在持續創新的工作狀況,常常會有人提出極有價值,按我們自己內部沒有人做過、也不知道要去問誰的點子。對於最終的理想狀態只有一個模糊的畫面,責任沒辦法清楚的分工,也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足夠的能力與經驗回答所有不確定性,只能開始發展特殊的團隊文化和專案管理方式 當沒有更上位者決定具體的目標、或是要做的事情太新的時候,其實沒辦法以職務分組(行銷、活動、設計...),而是要組成臨時的任務小隊,藉由共創的方式持續迭代。為此,時常有大量的組內、跨組之間的溝通需求,為了同時兼顧感受、效率和價值,迴響也「被迫」發展出多元的會議模式。
我們相信,這樣的工作模式不是迴響自創的,也越來越常在書中、不同組織中,看到相似的工作文化,但暫時還沒有好的方式辨認彼此。雖然與一般的專案管理不太一樣,但我們相信成熟的計畫,總也有需要跨出未知那一步的時刻,我們期待這種更彈性、更讓人投入的工作文化,未來能更有意識地被促成、傳播,讓更多人能真的在自己的工作中,貢獻自己的觀點、投注自己在意的事,實踐生而為人的價值。
Last updated
Was this helpful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