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動迴圈
Last updated
Was this helpful?
Last updated
Was this helpful?
迴響計畫的行動核心方法就是這個行動迴圈,可以讓團隊的每次討論、行動,都可以有清楚的目標。
從一個簡單的行動方案來展開行動
從行動獲得回饋、觀察、訪談...等等的新資訊
停下來反思新資訊,整理成新的觀點
根據新的觀點,發想下一步行動,規劃成具體的方案
想像你今天是一個蠻有行動力的青年,你想激起一個議題的討論、推廣,於是你辦了一場演講活動,聯絡講師、確定講題、行銷宣傳...當天真的來了一群人。
可是這天的你,忙著報到、忙著打電話給沒有來的人、忙著確定投影機與冷氣,等到確定一切就定位,演講已經開始四十分鐘,心裡也有些浮躁,緊接著活動結束,拍完合照就開心地送走講師、觀眾了。
隔天起床,當你問自己「你還可以為議題做些什麼?」,發現還是只能辦更多的講座
把這個案例放進行動迴圈,有一個具體的方案、有行動力,但是這樣的行動,沒有帶給團隊足夠的新資訊,因此團隊對於議題的觀點也沒有辦法順利深化,因此,也更難發想出新的行動規劃,行動迴圈其實是環環相扣的。
「所有行動,都要檢視能不能獲得新資訊」 辦講座沒有不好,但我們能不能規劃時,有意識的安排事前、事後的訪談、問卷,我們能不能在活動中除了聽講,也加入更多討論的環節,我們能不能在人力的安排上,確保夥伴都能也在關鍵的討論中參與或旁聽?
這樣,我們才能在過程中獲得更多的資訊,找到對於議題更有效的切入點,才能真的「越做越深」
行動迴圈協助團隊可以動起來,但是讓議題「越來越深化」其實是行動的一個重要目標,可以想像成,單純只有行動迴圈,也可能在一個平面打轉,更理想的狀態是像一個 3D 的螺旋,越轉越深。至於要往哪裡去,可以參考「行動階段」
迴響也協助將比較行動迴圈這個「概念」,開發成具體可以操作的「工具」,其中有些成熟度較高,可以提供給大家參考、使用